以工程物流技术,架设海峡两岸产业协作桥梁
台湾洲钜风电能源1500吨龙门吊
总高度137米、跨距103米
主梁底净高108米,重心高度为80.5米
关键支撑塔架高约106米,重1330吨
龙门吊整体出运重量6000吨
中联海广瀛团队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及惟精惟专的技术能力,创造性的解决了多个项目技术难点。
1
龙门吊重心高,整体移运稳性控制难度极大;
2
刚腿侧大车机构跨度大,SPMT车板工装梁设计难度高;
3
塔架距离龙门吊大梁中心近,承载重量大,SPMT车板调节水平及塔架垂直度控制要求高;
4
柔腿下挠大,建造时的临时轨道与船甲板轨道高差大,使得柔腿落轨难度大,要多次落轨。
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,为业主上海振华重工节约了大量的建造成本和工期,也为今后国内大型龙门吊整体出运提供安全、高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该龙门吊作为上海振华重工为台湾地区建造的高端装备,将在高雄港红毛港附近用于风电基础设备的吊装合拢作业,有助于提升台湾地区海上风电建造能力,即是上海振华重工高端装备制造竞争力的彰显,更是“两岸命运共同体”理念的生动实践。深化两岸产业链融合,推动台湾地区风电产业升级,降低能源成本,惠及民生,体现大陆企业以专业技术能力服务台湾同胞的意愿,展现“两岸一家亲”理念。
毫厘之间,自有山海
此次项目我们采用可视化智慧安全监测系统,进行3D建模仿真和实时数据系统集成,实现可视化状态监测与预警。
在龙门吊整体移运过程中实时监测塔架应力、塔架与主梁接触位移、龙门吊倾角、风速等数据。所有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至指挥中心,超出阈值及时预警,现场根据预警信息及时调整处置,以数智化科技手段确保龙门吊整体出运的本质安全。
本次项目广瀛联合新加坡SATOMAS,在上海振华重工、平潭港务局、中远海特等合作伙伴的高效协同下,得以顺利实施。从图纸到海洋,产业链上下游的每一次击掌,都让钢铁巨人跨越海峡的征程举重若轻。
创新之路,从未停止
从2016年至今,广瀛在龙门吊整体运输的工艺创新上从未停止脚步,我们运输过的龙门吊扎根全球基建脉搏,无论是冰封极地的严苛挑战,还是沿海港口的疾风骤雨,每一座龙门吊的安全抵达都体现着着中国智造的韧性与进步。这不仅是一次高端设备的跨海远征,更是两岸产业链深度融合的里程碑。此次项目的成功实施,标志着国内重型装备整体运输技术的新突破,为后续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未来,两岸产业链的深度协作与技术互通,将持续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与运输领域的发展,为深化产业融合提供实践参考。